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十一
唐代:李贺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玄机无穷,无端生灵.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仙人即指唐宪宗,当时因宪宗曾自称为仙人(此意为天王级的高人),故称其为仙人。
上彩楼:此处指唐宪宗之居于 royal 地方,当时地多瘴疠,人皆弃之以避疫.
须鞭玉勒吏:欲使马匹备鞭以待。此处指驾驭的臣服者。
何事谪高州?:若无 suitable 的引荐者,则无法得封高台。
玄机无穷,无端生灵.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仙人上彩楼,无端生灵。(此诗拟抛出一奇,因仙人上彩楼而生灵。)
此诗出自唐代李贺。由其组诗可知,李贺为唐室宗孙系出郑王李亮之后,却因积久年深,而早被皇家所忘之,直败落到山里的山坡村居,门庭冷落、甲蔬淡饭难为生的清苦地步。虽才华横溢,又砺志读书,诗名早著,但由于得不到力者的引荐,李贺终然不被赏识,只能挣扎于社会下层,带着忧愤之情创作此组诗。
这组诗历来被认为非一时一地之作,吴企明《李贺集》认为作于元和九年(814),时逢马年。诗人虽爱神仙,却因烧金得紫烟,而未能长生不老。此诗则借古喻今,用诙谐、辛辣之笔,以表达严肃深刻的主题。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2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二十
唐代:李贺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译文:
腊月草根甘甜,京城道路上雪如盐。
不知自己嘴硬还是软,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衔。
注释:
腊月:农历十二月。天街:京城里的街道。雪似盐:《世说新语·言语》:“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稀食者,撒盐空中可拟。’”
蒺藜:植物名,实有刺。
未知口硬软,先拟uzzle([[?)])-rop[[?)]-c==g.
译文:腊月草根甘甜,京城道路上雪似盐。
不知自己嘴硬还是软,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衔。
注释:
此诗拟抛出一奇,因知口硬或软而生灵。前三句即抛出问题,最后一句则巧妙地以“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来隐喻生灵.
此诗中,“难者易之,不仁不义,人恒足待人之晚也”,此意自显于前两句。后两句以‘腊’‘糖’‘盐’为注解,巧妙地隐喻生灵.
诗人借古喻今,用诙谐、辛辣之笔,以表达严肃深刻的主题。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3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二十五
唐代:李贺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译文: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jiù)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御马棚里饲养的全是痴肥的凡马,这种马啊又怎能懂得驰上蓝天?
注释:
武帝:汉武帝刘彻,汉景帝之子。《史记·孝武内传》称其“好神仙之道”。据《汉书·武帝纪》载,武帝又喜爱西域汗血马,使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得马甚众。
烧金:谓烧炼金石药物以制丹,迷信者认为服之可以长生。
厩(jiù)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御马棚里饲养的全是痴肥的凡马,这种马啊又怎能懂得驰上蓝天?
注释:
诗前两句写汉武帝炼丹求仙的事。汉武帝一心想长生不老,命方士炼丹砂为黄金以服食,耗费了大量钱财。结果,所得的不过是一缕紫烟而已。“得”字,看似平常,却极有份量,对炼丹求仙的荒诞行径作无情的鞭挞和辛辣的嘲讽,深得“一字褒贬”之妙。
后两句写马,紧扣诗题。“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迫切希望能飞升成仙的汉武帝,不豢养能够“拂云飞”、“捉飘风”的天马,而让不中用的“‘肉马’充斥马厩。用“肉马”形容马平庸低劣,非常精当。由于是“御马”,吃住条件优越,一个个喂得肥大笨重。这样的马在地面上奔跑都有困难,更不可能骑着它上天。这两句寓意颇深,除了暗示汉武帝求天马上青天的迷梦破灭之外,还隐喻当时有才有识之士被弃置不用,而平庸无能之辈,一个个受到拔擢,窃据高位,挤满朝廷。依靠这些人是不可能使国家蒸蒸日上,实现清明政治理想的。此诗集中地讽刺了当时最高统治者迷信昏庸,所用非人,颖锋内藏,含蕴丰富,而又用“嬉笑”的口吻说出来,读来使人感到轻松爽快,这在李贺作品中是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