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安全教育活动说课稿
活动来源: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交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快节奏的背景下,可以说从你到我、从司机到行人,每一个人都穿梭于红绿灯的交替变换中。然而,虽然如此,许多粗心大意者飞溅鲜血;许多人为了赶一点时间自毁了前程;许多亡命之徒在推杯换盏后命丧黄泉……您又是否知道,中国每年有1.85万名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交通安全事故,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交通事故已成为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因……而这些数据还在不断的更新。近年来,我国也发生了多起幼儿园校车安全事故,受到伤害最大的还是我们的孩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平安健康的成长!因此,交通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活动目标:
为体现生活就是课程的教育理念,我根据小班幼儿的现状和活动需要,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入手,确立了以下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能力目标——会在红绿灯的指挥下安全过马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玩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为使活动更具趣味性,让幼儿体验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我进行了以下准备:
1、多媒体动画《小汽车嘟嘟过马路》 2、自制教学具——红绿灯、小汽车、方向盘 3、音乐《小汽车》
教法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本次活动我除了以自己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还适宜地采用了直观展示法、 game体验法等教学方法,轻松引领师幼互动。
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充分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通过“设置悬念、动画释疑、展示教具、玩游戏、延伸活动”层层递进的五个环节,引导幼儿在“看中学、玩中学、乐中学”。下面我就将这五个环节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趣味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动画《小汽车嘟嘟过马路》的前半部分引入情境,然后制造悬念:"你们猜会是什么事呢?"
可爱的小汽车形象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并通过提问"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小汽车让它不害怕过马路吗?",启发孩子们展开讨论。接着播放后半段动画,揭示了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
二、动画释疑,引出主题
带着上一环节的悬念,我与幼儿一起观看动画《小汽车嘟嘟过马路》的前半部分。引导幼儿大胆表述:小汽车最害怕的是什么?"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如果我能知道小汽车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就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帮助它。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欲望。
随后我又提出问题:"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小汽车不再害怕过马路吗?"
幼儿们的积极回答:想出各种办法来帮助小汽车嘟嘟。接着播放后半部分的动画揭示了主题——红绿灯。
三、展示教具,讨论交流
此时的教室充满了孩子们兴奋的气氛。我及时进入第三个环节"展示教具,讨论交流":
- 展示自制教学具——红绿灯,并结合活动经验进行讲解:
- 这个东西叫什么?你在哪里见过它?
-
你们又怎么知道小汽车该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行?
-
达到预期的效果:顺利地完成了第一个活动目标——理解“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四、玩游戏,巩固知识
这是活动的高潮部分。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说和做的行为很多时候达不到一致,因此为了让孩子们牢牢地记住“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并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良好的运用,我创设了“小汽车过马路”的情境:
- 请幼儿扮演汽车小司机,我来控制红绿灯。随着《小汽车》的音乐,幼儿在红绿灯的指挥下开车,一会儿停,一会儿行,欢快地进行游戏。
整个游戏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争着做合格的小司机,体验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快乐。
五、延伸活动,继续探索
受小班孩子的年龄和实际水平的限制,仅仅开展这样一次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活动结束后,我会将自制教学具投放到区角中,引导幼儿运用游戏这个直观且生动地过程帮助孩子亲身体验“红绿灯”对我们的重要性,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合作顺利地完成预设的活动目标,突破重难点。
整个活动也在这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