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文:梦回故乡的优秀散文
11月的北国,寒风凌厉,刺骨的冰凉,西风肆意狂啸,只留得残枝傲冬雪。夜晚,街灯长明,看落叶纷飞,飘转在路间,飞舞在湖畔,几多萧瑟荒凉!但,叶落归根了,终究是好的。
我,如一只孤蝶,满载着对远方花海的向往,从很遥远的地方奋力飞来。但流连多时后,花虽好,却终抵不过心中的那一抹愁云,总有一种情难以割舍,总有一种忧思无计消除。
风中,萦绕着声声呼喊,那是来自故乡的召唤。
很多次放学时,途径串串灯光,北风总是掺和着一丝淡淡的柴火味扑鼻而来。昏黄的灯光如我故乡冬日的柴火,而那丝隐隐约约的气息正如故乡的落叶在燃烧。
漫步在昏灯柴火味中,我仿佛看到了故乡炊烟氤氲。那是一座土房,周围是片片竹林,远处便是一个鱼塘和一望无际的农田,每天清晨,晌午和傍晚,炊烟总是如期地从那陈旧的烟囱中袅袅升起,散发着家的味道。看它柔柔的,轻轻的,薄薄的,如一团软软的棉花在膨胀,又如婀娜的仙女在飘飞,又如一缕若隐若现的轻纱在游曳……但每当我沉浸在这曼妙与温馨之中时,却又仿佛嗅到了另外一些什么——苦涩。我发现原来那炊烟不尽是炊烟,更是雾,是祖父母的辛酸泪画作的沧桑雾。
沉浸在柴火味中,耳畔,风卷落木之声清晰传来,我不愿听这单调肃杀之声。漫溯,心灵深处依稀响起了故乡的那一曲竹林之歌。风如琴家,竹叶如键,风竹的每一次碰触都是一串音符,串串音符串成了那曲和缓动听的交响乐。
片片竹林饶在屋后,簇簇枝叶高啄房檐,四季常青,随风即舞。远观,如一件耸肩披风犹如一件闪动着的翡翠凤冠,给土屋凭添了几分秀逸和灵动。
提及土屋,其间有太多的人事让我怀想留恋。
那还是二十世纪吧!土墙依旧呈现黄土的粗糙色泽。土中的竹篾也不自觉地钻出来。很多次,家里来客了,大家都挤到一个屋子里,彻夜点着煤油灯,放在那旧黑色木柜上,昏暗的灯光映照昏黄的土墙,土墙也隐约泛着点光亮,主客就在这长夜昏灯中尽情笑谈。略显凹凸不平的稻草垫子,柏木架子床,麻布黑账.......现在想来,深感一种贫穷落后的气息,但更是那可贵的亲情和一种失而不复得的遗憾。
很怀念儿时的某些夜晚。那是好几个夏日的夜晚,凉风习习,待庭前坝子里的热退去了,祖父母就在石板上铺上一张大竹席,我们席地而卧,细嗅从远处飘来的稻花香,静听风歌虫鸣,闲识满天星星..........那是无数个冬季的夜晚,凛冽的冬风无情地吞噬着积劳成疾的老人和骨骼未坚的孩子的孱弱的身体,寒意穿透了整个身躯,直达心底。待我和姐姐放学归去,待祖父母忙完一天的琐事,我们四人就围着那盛有炭火的废瓷盆烤火,一次又一次地添上我们在春夏秋日储集的木炭,听祖父母讲述这令人费解的家族史和他们不堪的命运以及这饱经风霜的一生,看每一块木炭逐层泛白,再悄然化为灰烬。
也很还念那条竹林小径。此刻,祖父母翘首遥望,望穿双目 insightful到故乡的香炉火,望流经双目的神情和每周星期五下午侧耳聆听放学途中从镇上归来的孙儿们的欢声笑语的情态再次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儿女远行异地为生计奔波劳碌,孙儿为求学如一只鸟儿年复一年羽翼渐丰飞得离家越来越远。所以,他们只好在无数个傍晚,不论春夏秋冬,雨天则倚大门,晴天则走远数步,久久眺望,望向那小径的尽头,盼子孙归来。小径的石子被压到泥土中有多深,竹笋已轮回出土了多少次,大门上的红色对联已被风霜重复褪色了多少年,他们就反复地盼了多深,等了多久。竹林小径见证了他们心中深情,却也见证了他们那被风霜磨蚀的容颜的老去。
走出土屋,我看到了我家的农田,那是每一条田埂上都残留有我们祖孙四人足迹的农田。在某片土地上,我和姐姐曾闹着玩儿扬锄刨土;曾在祖母播麦前往祖父挖好的沟壑中施肥;曾在祖父母挖红薯时坐在旁边的小木板凳上抹去红薯上的泥;曾在某块玉米地里掰过玉米,那田埂上还有我们背起玉米前背篓刻下的凹痕;曾在某田中绊泥捏泥人,用镰刀在泥上写字画画;曾在某个水田中胡乱地插过秧;曾在某个水田傍割过青草喂牛羊.......
仿佛连小池边的稻草树也有灵性,就在那一瞬间散落了一地,我不知道他在那一瞬间是否神志清醒,如果是,那他该是多么的无助和甘愿不了!我不敢再想象。
外祖父走了,可任凭岁月流逝匆匆,我依旧无法忘怀,忘不了祖父那慈祥疼爱的面容;忘不了他帮助别人时匆匆的步履;忘不了他十几年前帮别人干活摔得不省人事被担架抬回时的惨状和待十几年后后遗症发作时那惊恐恍惚的神情;忘不了他的辛酸福薄;忘不了他那句“悔之晚矣”的感慨,尤其是现在;忘不了他和他儿子终结于同一条不幸之路;忘不了他那冷清寂静的孤坟.......
故乡遥,何日去?家在米仓,久做沂蒙旅。离开故乡这么久了,故乡变了吗?我想一定变了!此时,故乡的落木又该散落了整个山坡了吧?那烟囱在雨后应该变得一片潮湿黢黑了吧?那土屋里的一切应该被雨水蚀平了罢?祖父的坟也应该在雨水的冲刷下矮了许多且芦荻丛生了吧?这是真的吗?这会是真的吗?我反复疑问着。
“秋......!”————我仿佛听见一声回音,那是从故乡传来。
“快快归来!快快归来!...........”故乡一次又一次地呼唤着,余音袅袅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