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动画城:《龟兔赛跑》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第四册第十四课,选取了史真荣创作的交响童话《龟兔赛跑》。这是一个儿童熟悉且喜爱的童话故事,展现了兔子的敏捷和骄傲与乌龟的谦逊和踏实。通过音乐部分,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乐器的音色、节奏以及两件木管乐器的特点。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及速度,了解单簧管和大管的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
- 能力目标:通过创作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音乐想象能力及音乐创造能力。
- 情感目标:在学习中注意用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克服紧张的心理,树立自信心。通过音乐故事使学生获得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单簧管和大管的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
- 难点:辨别乐理知识(如音色、速度、节奏的相互作用)并运用到实际音乐创作中。
教学过程
一、开场引入《龟兔赛跑》
- 课前工作:
- 分发竖笛练习本,准备单簧管和大管。
-
播放《龟兔赛跑》动画片。
-
活动设计:
- 听故事:学生以小组形式分享故事,鼓励回答提问。
-
观看动画片:学生根据回答播放相关视频。
-
效果评价:通过提问、讨论和展示,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二、作品介绍
- 活动设计:
- 学生自选歌曲简介(如《龟兔赛跑》动画片简介)。
-
播放歌曲并播放相关视频。
-
效果评价:通过查找资料,学生增强信息获取能力。
三、欣赏全曲
- 活动设计:
- 展示动画片和歌曲。
-
学生观察乐谱,分析音乐元素(如节奏、速度、音色等)并提出问题。
-
效果评价:通过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四、分析作品,学习主题音乐
- 活动设计:
- 选择两段主题音乐(单簧管和大管),播放两次。
-
分组讨论:如何将这些歌曲与小动物联系起来?
-
效果评价:学生分小组讨论后,统一练习。
五、乐器进课堂
- 活动设计:
- 学生用竖笛练习主题音乐(单簧管和大管)。
-
部分展示练习成果。
-
效果评价:通过实践操作,了解音色和节奏的作用。
六、分组表演《龟兔赛跑》
- 活动设计:
- 学生以小团队表演《龟兔赛跑》。
-
任务:用音乐表达小动物的行为与动作(如小兔子跳着跳跃,乌龟走踏实实)。
-
效果评价:通过表演和讨论,了解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价
-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互动中的发言、提问及完成任务情况。
- 活动成果:通过展示视频、动画片、作品和表演,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 情感教育:鼓励学生表达他们的创作感受,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音乐态度。
教学总结
- 课后反思:
- 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亮点。
-
根据反馈调整后续教学计划。
-
活动总结:
- 回顾全节课,总结《龟兔赛跑》的主题及音乐元素的丰富性。
通过本节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理解《龟兔赛跑》的故事,还能感受不同乐器的特点及其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同时,通过分组表演和讨论,学生能够培养音乐表现力、创造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