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演讲稿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方案_《题西林壁》教学设计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5-08-07 00:30:08  来源:互联网     背景: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苏轼在题诗时通过对庐山雄伟壮观景象的赞美,抒发自己“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感慨。
  2. 掌握苏轼《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基本结构和韵律。
  3. 通过朗读、背诵和默写,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古典诗歌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苏轼在诗中所蕴含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思想。
  2. 掌握苏轼《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基本结构和韵律。

教学难点:

  1. 认识到对庐山景象的认识需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而非仅仅依赖局部现象。
  2. 理解诗句中蕴含的哲理思想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谈话导入(约10分钟)

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1. 提问:同学们,你们都爬过山了吗?
  2. **引导回答:有的同学爬了山,比如我们班的几位同学,他们站在山顶看到的是“庐山真美”,而站在山脚看到的是“东篱之绿”。这是不是一种现象?”
  3. 教师总结:
  4. 借着这个例子,引出苏轼《题西林壁》中的哲理。

第二部分:解题(约20分钟)

  1. 引导学生提问:
  2. “你还能想象出什么?”
  3. 提问学生可能的回答:“比如站在山下看的东篱之绿,站在山顶看的庐山真美。”

  4. 教师引入主题:

  5. 教师板书课题《题西林壁》,并解释“题西林壁”中的“壁”是指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6. 讲解诗句:

  7. 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苏轼的原诗,解释其基本结构和韵律。 题西林壁 立 West Wall, 而观山川远. 高远远, 低平平.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有一处水天相接处。

  8.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9. “立 West Wall”表示站在西林寺墙壁上观察。
  10. “而观山川远”表示同时看到远处的山川景色。
  11. “高远远, 低平平.” 表示在不同高度看到不同的景象。

  12. 引导学生思考:“你还能想象出什么?”

  13. 提问学生可能的回答:“比如站在山顶看去,你看到的东西会是什么样子呢?”
  14. 引导学生猜测“庐山真美”的真实感觉:“原来这座山不仅美丽,而且神秘,让人难以完全理解。”

第三部分:品读与感悟(约2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苏轼的哲理思想:
  2. 教师提问:“你还能想象出什么?”
  3. 学生回答:“比如站在山下看的东篱之绿,站在山顶看的庐山真美。”

  4.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5. 老师问:“苏轼是从哪里得到这个哲理思想的呢?从《西林壁》这首诗里吗?”
  6. 学生回答:“从诗中能够感受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思想。”

  7. 教师强调诗句中的哲理意义:

  8. 教师带领学生读出诗句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这一关键句。
  9. 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其实是在说:只有站在客观、全面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才能真正理解其真实状态。”

  10.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

  11. 老师问:“如何才能做到‘站在客观、全面的角度’呢?”
  12. 学生回答:“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比如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家乡的山峦,或者通过历史事件的学习来积累经验。”

  13. 教师总结诗句中的哲理意义:

  14. 教师带领学生读出诗句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这一关键句,并引导学生理解其蕴含的哲理思想。

第四部分:升华与膨胀(约1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苏轼的哲理思想的意义:
  2. 教师提问:“你还能想象出什么?”
  3. 学生回答:“比如站在山下看的东篱之绿,站在山顶看的庐山真美。”

  4.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

  5. 老师问:“苏轼在诗中所表达的哲理思想,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6. 学生回答:“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真实情感,比如如何在面对问题时,站在客观、全面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只看表面现象。”

  7. 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经历进行拓展:

  8. 老师问:“你是否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苏轼的哲理思想?”
  9. 学生回答:“比如‘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家乡的变化,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它。”

  10.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练习理解诗句意义:

  11. 教师带领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例子:
    1. 镜头下有人,但周围没有人。
    2. 跑动时看到远处的风景,而自己却站在中间。

板书设计:

```plaintext 苏轼《题西林壁》

立 West Wall, 看 山川远. 高远远, 低平平.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有一处水天相接处。 ```

plaintext **教学亮点总结:** 1. 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了提问、互动和板书等。 2. 强化学生对古诗结构的理解,同时引导他们思考诗句中的哲理思想。 3. 通过生活实例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诗句意义。


课后反思:

  1. 学生表现如何?
  2.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诗句,但在理解诗句时可能存在疑惑。

  3. 教学效果如何?

  4. 学生通过提问“你还能想象出什么?”激发了他们的思考兴趣。

  5. 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6. 在讲解诗句时可以更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其哲理意义,并结合实际生活实例进行拓展。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方案(综合版)


教学背景与目的

本节课以苏轼的名作《题西林壁》为例,旨在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深意,培养观察、分析和沟通能力,并激发热爱祖国、爱山胜水的情感。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并理解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意,掌握其中的字面含义。
  2. 技能目标: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合作学习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山川胜水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掌握拆分法解释诗句。
  • 难点:正确使用“平舌”音和“卷舌”音,准确解读诗句。

教学活动设计

1. 激发学习兴趣(5分钟)

  • 活动内容
  • 观看庐山风景短视频或图片,提问:“你看了庐山有什么感受?”
  • 引导学生思考:是否也像其他人热爱自然?

  • 预期效果: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 讨论与观察(10分钟)

  • 活动内容
  • 教师讲解苏轼的诗句及其深意。
  • 提出问题:“这首诗中有什么特别之处?”

  • 预期效果:引导学生思考诗歌背后的哲理,激发对知识的好奇心。

3. 小组讨论与互帮互助(15分钟)

  • 活动内容
  • 分组讨论:“你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记住这首诗?”
  • 组织小组成员分享各自的见解。

  • 预期效果: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增强理解。

4. 集体讲解与互动问答(20分钟)

  • 活动内容
  • 教师在黑板上分段讲解诗句,强调“平舌”和“卷舌”音的含义。

  • 预期效果: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记忆古诗。

5. 综合运用与实践(10分钟)

  • 活动内容
  • 学生每人准备写一首类似《题西林壁》的诗句。
  • 老师展示并讲解其他同学的作品。

  • 预期效果: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6. 回顾与总结(5分钟)

  • 活动内容
  •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收获。
  •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思考热爱自然的意义。

教学资源与准备

  1. 课件:《题西林壁》的原文及解释视频。
  2. 教学道具:庐山风景图片、实物:三棱柱(用于拆分法)。
  3. 互动元素:师生互动问答、小组讨论。

预期效果

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苏轼《题西林壁》的诗意,还能提升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老师也会引导学生形成热爱自然、热爱山川胜水的思想。


总结:苏轼的诗句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优美,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通过这首《题西林壁》,我们看到了一个智慧的诗人如何用诗意去观察世界,最终创造出了永恒的名篇。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诗吧!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方案 篇12

教材分析

苏轼的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诗歌名句,更是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句,展现了人们对自然景象的不同角度观察,体现了“观物有难,杂入群像”的思考方式。整篇内容以苏轼的游庐山经历为基础,结合庐山美景,引发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思考。

教学目标

  1. 会读、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2. 理解诗中“横纵高低各不同”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
  3. 学习通过观察事物的不同角度,发现其本质,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通过读诗掌握古诗的读法、韵律和语气特征。
  2. 理解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哲理,体会诗人眼中的庐山真实面貌。

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
  2. 提问:同学们去过庐山吗?庐山有哪些美丽的景点?
  3. 引出《题西林壁》诗句并简要讲解作者的背景和诗的意义。

  4. 解题引读

  5. 讲述庐山各处的景观特点,强调不同角度的观察不同结果。
  6. 提及苏轼诗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引发思考。

  7. 读正确

  8.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合作阅读,掌握诗歌韵律和句式特征。
  9. 理解诗句中“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和作者眼中庐山的复杂面貌。

  10. 入诗境

  11. 小组讨论:这首诗写了什么?如何理解其含义?
  12. 结合实际情况(如教学楼远观),分析不同角度观察结果的不同,强调思考的重要性。

  13. 诗意引申

  14.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例,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
  15. 提及古诗中的类似例子,如《背影》、《三顾茅庐》,增强理解深度。

  16. 全文总结

  17. 总结全篇思考,强调苏轼的观察视角和诗中的“不识”与“识”的对比,体现其创新思想。
  18. 强调观物有难,杂入群像的智慧。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观察的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实写/视角/真面目 明理/效果/不同

教学方案亮点

  1.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教学楼远观庐山美景,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高处看,低处看”的哲理。
  2. 引发思考:通过苏轼的《题西林壁》引出“不识”与“识”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注重实践:组织小组讨论和实例分析,增强学生理解的深度。

课后反思

通过改写后的教学方案,我深刻体会到古诗教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改写过程中,我更加关注如何将诗歌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习内容更具参与感和趣味性。同时,我也认识到在改写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语言表达,确保改写后的文章既忠实于原文主题,又具备良好的逻辑性和可读性。这将进一步提升我的教学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的精髓。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小学让青春飞扬演讲稿2分钟_小学生二年级一分钟演讲
窗口服务理念口号演讲稿是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演讲稿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那要怎么写好演讲稿...
日期:03-05
教师节送给老师的话(教师节送给老师的话200字)
教师节送给老师的话汇总1、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2、片言之赐,皆我师也。3、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
日期:08-12
消防教育主题演讲稿_消防教育演讲稿
好的演讲稿可以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演讲稿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演讲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希望能够帮助...
日期:03-25
大学竞选班长演讲稿300字_大学竞选班长演讲稿
大学竞选班长演讲稿1000字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在这里我想竞选班长这个职务,在这个班集体经历了一年的学习和生活,这次竞选我想我也不需要冠冕堂皇的介绍自己,那些目前对...
日期:08-01
消除校园欺凌确保校园安全演讲稿_校园欺凌安全教育演讲稿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 “校园欺凌”不但对“受害者”造成伤害,而对“欺凌者”自身同样造成伤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精选20篇)供大家参考!1老师们、同学们:大家...
日期:08-23
教师期中考试后的教学反思_教师期中考试成绩反思
教师期中考试后的教学反思 第一篇:关于“青春期男孩女孩身高等教学反思 在本次期中考试前,我安排了对“青春期男孩女孩身高等教学的部分内容进行讲解。通过课堂讨论题的讲解,我发现部分学生的理解存在偏差,尤其是在分析图表时对“先上升后下降”这一描述...
日期:08-04
防范诈骗主题班会_防范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都参加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的召开原则是:教育性、针对性、创造性、贴近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你知道什么样的主题班会才是好的主题班会...
日期:04-10
你幸福吗散文_你幸福吗散文朗诵
你幸福吗?(第一篇) 幸福不是开豪车、拿苹果、住大房,幸福与物质无关。幸福是精神上的满足,幸福是生活中点点滴滴中的体会,幸福是自己的感受,与他人无关。 每天开开心心、心情舒畅,家庭中充满了欢乐和温暖,这就是我感觉的幸福! 我出生在一个比较“...
日期:08-06
高考临近演讲稿_备战高考演讲
以下是高考复习演讲稿的一些共通点和关键内容:高考复习的重要性: 高考竞争激烈,需要提前规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冷静应对压力。学习方法与技巧:个性化学习: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复习重点,尤其是偏科学生要集中精力补强薄弱科目。...
日期:08-04
心理健康活动方案_心理健康活动方案有哪些
活动方案的定义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指定的书面计划,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进行书面的计划,对每个步骤的详细分析,研究,以确定活动的顺利,...
日期:08-12
文艺表演串场主持词_文艺表演主持词串词
文艺表演主持词串词篇一:音乐剧主持稿开场白: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亲爱的小朋友们早上好!幼儿园是五彩的乐园,幼儿园是广阔的天空,幼儿园是欢乐的世界!今天在我们白幼这所乐园里茁...
日期:08-19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作文_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
日期:03-28
可以送给暗恋男生的诗句_表示对男生暗恋的诗句
表示对男生暗恋的诗句暗恋,世界上最容易保全也最容易毁掉的感情。那个暗恋过的少年,清白如烟。我站在岁月尽头往回看,已经记不起他的脸。1.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日期:04-03
母亲节方案策划小学_以母亲节为主题的活动策划方案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
日期:03-09
高三科任老师发言稿(高三教师代表发言演讲稿)
(精选7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发言稿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发言稿会更加事半功倍。写起发言稿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
日期:03-06
交通运输局行政执法案卷自查报告_交通行政执法自查报告材料
范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交通行政执法自查报告材料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日期:08-22
优秀三好学生演讲稿(优秀三好学生竞选演讲稿)
集合15篇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用到演讲稿的地方越来越多,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日期:04-29
运动会加油口号简短(运动会加油口号简短搞笑)
210句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口号吧,口号是指挥一个团队共同行为的指令。那什么样的口号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运动会加油口...
日期:03-24
谁为我们的孤独买单(谁为孤独买单完整版)
谁为我们的孤独买单1000字分数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教师入党申请书党章我们生活在一个孤独的蓝色星球上,这颗养育了我们的星球在孕育我们的同时也在我们的心中播下了孤单...
日期:08-09
教学方法的经验交流发言稿(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发言稿,发言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好一份发言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欢迎阅读与收藏。1...
日期: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