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wennei .showanswer{font-size: 14px;margin-bottom: 10px} .g9{font-size: 14px;}
隐藏菜单
id_7广告位-99%*49
搜索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唐诗译文及鉴赏_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注释
人阅读
id_1广告位-95%*60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唐诗译文及鉴赏

唐代: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译文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动,将军在夜色中连忙拉弓射箭。
天明寻找昨晚射的白羽箭,箭头深深插入巨大石块中。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注释

惊风:突然被吹动。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没:陷入。石棱:石头的棱角,也指多棱的山石。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赏析

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为第二首,描写将军夜里巡逻时景。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没镞(箭头),视之,石也。”

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
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通过这一典型情节,表现了将军的勇武。诗的取材,出自《史记·李广军事迹》。据载,汉代名将李广猿臂善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就有这样一次富于戏剧性的经历:“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zhòng)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首句写将军夜猎场所是幽暗的深林;当时天色已晚,一阵阵疾风刮来,草木为之纷披。这不但交代了具体的时间、地点,而且制造了一种气氛。右北平是多虎地区,深山密林是百兽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黄昏夜分出山。

“林暗草惊风”
着一“惊”字,就不仅令人自然联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暗示将军是何等警惕,为下文“引弓”作了铺垫。次句即续写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这不仅是因为诗要押韵的缘故,而且因为 “引”是“发”的准备动作,这样写能启示读者从中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在一“惊”之后,将军随即搭箭开弓,动作敏捷有力而不仓皇,既具气势,又形象益鲜明。

后二句写“没石饮羽”的奇迹,把时间推迟到翌日清晨,将军搜寻猎物,发现中箭者并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读之,始而惊异,既而嗟叹,原来箭杆尾部装置着白色羽毛的箭,竟“没在石棱中”,入石三分。这样写不仅更为曲折,有时间、场景变化,而且富于戏剧性。“石棱”为石的突起部分,箭头要钻入殊不可想象。神话般的夸张,为诗歌形象涂上一层浪漫色彩,读来特别尽情够味,只觉其妙,不以为非。

诗,最注重含蓄,最讲究意在言外。看到诗中箭入石的描写,我们会油然联想:如果射中的竟是老虎,那将会是怎样的景象?如果在战场上射击敌军兵马呢?于是,一位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盘马弯弓、巍然屹立于我们眼前了。

  推荐阅读

  幼儿园大班《水的秘密》科学说课稿_大班科学教案水的秘密反思

  不开心时激励自己的话_不开心时激励自己的话简短

  陆游的病起书怀古诗鉴赏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 id_5广告位-99%*100
发表评论
畅言评论-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评论模板中修改
  • id_2广告位-99%*100
  • id_3广告位-99%*100
  • id_3广告位-99%*100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

©Copyright ©2007-2016 www.zizaicun.com (武威范文万)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2775252566 滇ICP备2024035790号-3   

合同范文
总结模板
通知体会
其他

©Copyright ©2007-2016 www.zizaicun.com (武威范文万)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2775252566 滇ICP备202403579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