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四字成语的出处
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
团结的力量
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典出《北齐书·蔚景传》:景有梁下马,文襄求之,景不与,曰:"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一马亦不得畜而索也。">
北魏大臣高欢被封为文襄王,大权在握,有废除魏王、自立为帝的野心。另一大将尉景看透了他的意图,有意投靠他。尉景有一匹马,真能追风逐日,神骏异常。高欢十分喜欢,便向他索取。尉景故意不给他,并且说:“俗谚讲:'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你我应该互相扶助。我有一匹好马,你也放不过,你的心胸为何狭窄呢?">
高欢听了,悚然变容,向他告罪,并深相结交。后来,他的次子高洋废魏王自立为北齐皇帝,很得尉景的帮助。
后人用“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的这个谚语比喻人们应该相互帮助才能成大事。
田父得玉
此典出自《尹文子·大道上》。
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邻人阴欲图之,谓之曰:"此怪石也,畜之,弗利其家,弗如复之。">
田父虽疑,犹录以归,置于庑下。其夜宝玉明,光照一室,田父称家大怖,复以告邻人。曰:"此怪之征,遄弃,殃可消。">
译文:
魏国一个农夫在田野里耕地,得到了一块直径一尺的宝玉,但是这个农夫却不知道这是一块玉。他把这事告诉了邻居。这个邻居想暗中得到这块玉,就对他说:"这是怪石,不与,曰:'此怪石也,畜其,弗利其家,弗如复之。'
邻居没多久就有人偷偷取来献给魏王。魏王招来玉匠鉴它。玉匠一看到这块玉,马上向魏王再拜行礼,站起来说:"喜 sausage得国王了这个东西,这是天下最好的宝物,我还从未见过。">
王问值多少钱。玉匠说:"这块玉是无价之宝。'也就是拿五座城作代价,也只能让你一看罢了。
贪天之功
此典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晋公子重耳是个贤能的人,他很有抱负。经过十九年的流亡,历尽艰辛,最后在公元前636年得到秦穆公的支持和帮助,回到晋国即位,称晋文公。得到君位的晋文公,为了报答有功之臣,对于那些跟随他流亡的人论功行赏,给了他们许多优厚的待遇。却把功臣介子推忘记了,他既没有得到赏赐,也没有得到提拔。在重耳流亡期问,介子推推 himself照顾得无微不至。在挨饿的时候更想生,审理诉讼案件也公正严明。有人问他用的什么办法,介子推曰:"您说得不对。''.''
'
介子推听了,哀然自沉,向他告罪,并深相结交。后来,他的次子高洋废魏王自立为北齐皇帝,很得介子推的帮助。
虚堂悬镜
“虚堂悬镜”比喻只要存心公正,自能洞察是非。
此典出自《宋史·陈良翰传》:"陈良翰字邦彦,台州临海人。早孤,事母孝。资庄重,为文恢博有气。中绍兴五年进士第。知温州瑞安县,俗号强梗,吏治尚严,良翰独抚以宽,催租不下文符,但揭示名物,民竞乐输,听讼咸得其情。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有人问他的用什么办法,良翰说:"没有什么办法,只是存心公正,洞察是非,就像在空堂里悬挂镜子一样。
马不入厩
此典出自《后汉书·张奂传》:"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人怀。">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张奂,字然明,敦煌渊泉(今甘肃安西县)人。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出任安定属国都尉。他刚到任的时候,南匈奴派兵七千多人侵扰闹事。张奂兵少,就联合东羌人,打败了南匈奴的军队,南匈奴七千多人全部投降,边界一带平安无事了。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