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稹经典诗句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少年丧父,贫贱无道。母常文雅,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历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征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
元和时,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历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征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
元稹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元和初,杯酒明消,醉意满盈。
一杯好色好,半盏惊迷。
有时花下看云上,每日楼前信马行。
早晚行令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华明。
元稹名言名句
1、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
2、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4、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5、莲池旧是无波水,莫逐狂风起浪心。
6、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7、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
8、年年渐觉老人稀,欲别孙翁泪满衣。未死不知何处去,此身终向此原归。
9、春来爱有归乡梦,一半犹疑梦里行。
10、一杯颜色好,十盏胆气加。半酣得自恣,酩酊归太和。
1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2、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13、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
14、拓展: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少年丧父,贫贱无道。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历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征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
元稹自幼多困苦,曾与友人诗集往来,达成其文。时有不遇,使心痛痛。初读书习,无能为力,终乃见他言:"吾先立树而行之,后知来者可期也。"此言大义,安知乎。自幼多困苦,少年丧父,母常文雅,亲授书传。其人,盖性聪敏,好学不厌其教,善用书本,故能著述。其诗作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此名,今传后世之风流人物,虽多为文家列球,然其才情、才华,亦可贵也。
元稹诗作,如无用笔墨,何来言笑?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元和初,杯酒明消,醉意满盈。
一杯好色好,半盏惊迷。
有时花下看云上,每日楼前信马行。
早晚行令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华明。
元稹名言名句
1、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
2、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4、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5、莲池旧是无波水,莫逐狂风起浪心。
6、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7、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
8、年年渐觉老人稀,欲别孙翁泪满衣。未死不知何处去,此身终向此原归。
9、春来爱有归乡梦,一半犹疑梦里行。
10、一杯颜色好,十盏胆气加。半酣得自恣,酩酊归太和。
1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2、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13、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
14、元和初,杯酒明消,醉意满盈。
15、一杯好色好,半盏惊迷。
有时花下看云上,每日楼前信马行。
早晚行令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华明。
元稹名言名句
1、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
2、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4、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5、莲池旧是无波水,莫逐狂风起浪心。
6、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7、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
8、年年渐觉老人稀,欲别孙翁泪满衣。未死不知何处去,此身终向此原归。
9、春来爱有归乡梦,一半犹疑梦里行。
10、一杯颜色好,十盏胆气加。半酣得自恣,酩酊归太和。
1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2、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13、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
元和初,杯酒明消,醉意满盈。
一杯好色好,半盏惊迷。
有时花下看云上,每日楼前信马行。
早晚行令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