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方案
课堂目标:
1、了解自然,热爱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渗透法识字,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
3、学会基本的陈述句式,开始培养自检习惯。
4、培养读书习惯,初步领悟诗歌意境,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陶冶情操。
5、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想像力。
二、学习重点:听读识字培养阅读习惯,感受诗歌
三、教学方法设计: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
四、教具准备:实物投影课件
五、课堂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今天给你们带什么礼物来了?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支非常好听的歌曲。喜欢吗?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块来听歌曲。这首歌是写美丽的夜空的,美丽的夜空中有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边听歌一边想。
(教师播放音乐)
师:歌曲听完了,美丽的天空中有什么呢?7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喜欢星星还是喜欢月亮?为什么?(学生回答)(学生:喜欢星星。生:喜欢月亮。教师随机引导入课)
师:老师和你一样,也喜欢月亮,因为老师觉得那弯弯的月亮简直太美了!(教师出示月亮图画)
师:看,这弯弯的月亮既像一把弯弯的镰刀,又多像一只小小的船呀!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块学习新课文《小小的船》。喜欢吗?
(板书课题):小小的船
二、学习课文。
师:同学们,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小小的船》(出示课文)。
同学们,你们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下?好,同学们坐好了,让我们一起认真听读吗?
(使用小指和大指逐一划出标点符号))
1、学生范读课文。(用教鞭指读)
师:这位同学读的真好听!你们愿意当小老师吗?谁想来领着同学们读一遍课文呢?(请一位同学上来读课文)
拿起课本,用你的小手指着课文,跟那位小老师读一遍课文,他读一句,你读一句,好吗?
2、学生领读课文一遍。
3、师:同学们,你看这儿,课文中有许多字变成可爱的小动物和好吃的水果,并且一个一个都飞走了?它们飞到哪儿去了?赶快找一找!
(打开黑板幕布)喔,找到了,原来在这儿!
你们喜欢这些好吃的水果和可爱的小动物吗?
下面,我想请几名同学来跟我和这些有趣的水果动物做一个游戏,谁想来?(学生兴致高昂,跃跃欲试)
(教师引导学生识字,并且再组词、说句子,渗透识字)
4、学完这些字后,我们来一个小小的比赛。我们分小组读课文。前后桌四个人为一组,每组先选出一人读课文,其他人听,然后,另一人再读,其他的人再听。
(教师下去巡视,注意学生读书的姿势)
5、哪个小组先上来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和读的好听!
6、学生汇报读书情况。(小组各一人,教师反馈信息。)
7、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看完以后,也很想很想读课文。喜欢听吗?看老师这次怎么读。
(引导学生听)-(教师示范)
(请一名同学上台读一遍)
(教师配乐读课文,感染学生)
师:老师读的好听吗?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好吗?因为老师一边读课文,一边随着那美妙的音乐声来到了空中。蓝蓝的天上,挂着一个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两头尖尖的小船。
(教师展示小船图片)
师:就这幅图片,我再问一个问题:
a.这是什么?(学生回答) b.它和月亮有什么关系?
(教师提示学生思考)
(时间有限,教师要控制节奏,引导学生理解)
8、生回答后,老师继续讲解:月亮是圆圆的,像一个弯弯的小船。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所以,小船跟月亮一样,都是一种奇妙的东西。
(板书主题):月亮和小船
三、课堂练习与引申。
1、教师配乐读课文中的内容
2、让学生自由练习读文
3、老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样的课吗?"并请一名学生来读一下课文中的一个句子。
(引导学生朗读)
4、学生尝试自己朗读一遍整个课文
5、教师示范朗读后,组织学生分组朗读
6、学生分组朗读后再进行互动性练习
7、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小船的特点是什么?它们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提问)
四、唱诵诗文,升华课文。
师:同学们,参观完了美丽的月夜场景,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来。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课文,老师把课文编成了一首歌谣,想听吗?请同学们坐好,听老师唱一遍。老师看谁听得最认真!
(使用小指和大指逐一划出标点符号))
1、师范唱课文。
师:老师读的好听吗?想学吗?下面,请你用手指着课文,跟老师唱一遍。老师唱一句,你就跟着唱一句,好吗?
(请学生举手,教师继续配合)
2、师领唱课文。
师:同学们唱得真认真,学会了吗?请同学们跟着音乐伴奏唱一遍,好吗?(放伴奏带,学生唱课文)
3、师生合唱课文。
(引导学生一起朗读)
4、齐读课文,下课。
这是一个结构完整且内容丰富的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这篇改写版本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