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龙吟·建康赏心亭序》是一首由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咏物作品。整首词以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为背景,通过对建康赏心亭景色的描写和对其内心活动的抒发,表达了辛老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抱负之心,以及在现实中因时局动荡而感伤的哀愁。
上阕描绘了辛老登上建康赏心亭,极目远望楚天、长江景色,以浩荡无垠的无际楚天为背景,暗示其曾经担任东安抚的位置,以及当时金人统治下的国家情况。词中“落日楼头百感交集”、“断鸿把看吴钩”等句,展现了辛老内心的孤寂与悲愤,尤其是对金人统治时国家的专制和无能的感慨。
下阕通过四个典故,进一步抒发辛老的哀伤之情。第一部分“无际楚天、滚滚长江”与上阕形成对比,暗示了辛老曾经面对的国家动荡。第二部分引用了《西江月》一词,以吴楚、吴川等地方为背景,展现辛老曾曾致力于恢复国家统一的努力。第三部分引用了苏轼的“名扬天外,声名远播”,以及苏轼对东边白塔的叹赞,表达了辛老在国事上的抱负,并感叹其无能。第四部分通过词人之友李密的评价,展现了辛老的遭遇和无奈。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现辛老内心的悲愤与哀伤,而最后以“流年如水,壮志难酬”以及辛老流下英雄泪为结尾,抒发了其对国家统一抱负但始终无法实现的感慨。词作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传达出辛老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和无奈,体现了辛弃疾诗歌中豪放不羁的艺术风格。
在创作背景中,《水龙吟》是辛弃疾于建康通判任上所作的一首词,当时辛老曾担任东安抚,面对金人统治下的国家,其抱负与现实的差距深深触动了词人情感。词作通过对词意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辛老在面对困境时的悲壮情怀和对民族复兴的理想信念。
在点评中,可以指出这首词通过描绘建康赏心亭的壮丽景色,来烘托辛老内心的孤寂与哀伤;同时,通过对词句的运用,表现出其豪放不羁的艺术风格。词作中多次引用前人典故,如《西江月》、苏轼的“名扬天外,声名远播”等,增强了词作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水龙吟·建康赏心亭序》是一首充满悲剧色彩的词作,通过对辛老抱负情怀与现实困境的矛盾展现,展现了其深刻的艺术内涵和丰富的文学表现力。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