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清明节安全教育教案:文明祭祖与森林防火
一、教学目标
- 认识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 了解文明祭祖的重要性,不盲目携带易燃物等。
- 掌握保护森林防火的基本知识和措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理解文明祭祖的重要性及不带易燃物品的必要性。
2. 深入学习森林防火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措施。
难点:
1. 确保学生能够识别和防范火灾的发生。
2. 掌握简单的灭火与自救方法。
三、教学准备
- 教具:图片展示森林火灾情景(如山林燃烧的场景)、易燃物品清单、防火宣传卡片(禁止携带燃料烟雾电器打火炮)、课件《十不准》内容。
- 材料:学生 Token 、 Fire extinguisher、灭火器、灭火指南、火警电话号码表。
四、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与引入
- 提出问题:为什么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 市场上有哪些常见的火灾隐患?(如烟雾、电子设备、野炊等)。
第二部分:讲解火灾的危害
- 教师讲解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强调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 展示图片或视频:山林燃烧的场景,学生带物品到山林避险的情景。
第三部分:文明祭祖
- 强调文明祭祖的概念:不盲目烧纸、不带烟雾等易燃物。
- 让学生思考:文明祭祖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第四部分:防火知识教育
- 读一读防火宣传单,学习《十不准》的内容:
- 不可烧山开荒、窖火籽;
- 不许在山林上燃放鞭炮或打火炮;
- 不许在山林里打喷嚏、惊慌等危险动作;
- 不许在山林内烧柴火,防止火灾。
- 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防火小知识,并记录到学习单上。
第五部分:应急逃生
- 教师讲解扑救火灾的方法:
- 关闭电源开关、保护火源;
- 用湿毛巾包裹起来(尤其是口鼻部);
- 从窗户逃生或安全出口逃生。
- 活动:游戏“抢答”“成语接水”,提高孩子们的应急意识。
第六部分:防火宣传与竞赛
- 跟着《十不准》唱《防火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争。
- 竞赛内容:比赛抢答问题,制作逃生路线图并评选最佳路线图。
第七部分:总结与延伸
- 总结:清明节文明祭祖的重要性、防火知识的教育。
- 延伸:提到火灾无情,学生要保持安全意识,学会用所学知识保护自己。
五、教学反思
- 考虑到中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采用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增强学习效果。
- 确保防火宣传的内容简单易懂,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
-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活动内容,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目标。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树立文明祭祖的观念,还能够普及基本的防火知识,为他们将来 safer地面对火灾做准备。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