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 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 培养学生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复习旧知(6分钟)
- 齐背5和6的乘法口诀:老师让学生齐声朗读并背诵“1×5=5”到“6×5=30”,并完成以下题目:
- “7个是几?”
- “两个7是多少?”
- “三个7是多少?”
- 回答问题:询问每个乘法算式中的“几个”和“几个”,并将答案写在草稿纸上。
二、新课教学(15分钟)
(1)观察并填写7的乘法口诀
- 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第64页的准备题,让学生观察日历图,并回答:
- “一个星期有几天?”“两个星期呢?”“3个星期呢?”
- 完成作业:在草稿纸上写下这些数字并写出对应的乘法算式和口诀。
(2)理解相邻口诀的关系
- 引导学生思考:对比“一七得七”和“二七十四”,观察两者的区别。
- “一七得七”是第1句,表示1个7的和。
- “二七十四”是第2句,表示2个7的和,并且比第1句多7。
- 练习:让学生根据口诀“三七二十一”推断下一个口诀。
(3)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 例题分析:
- 教科书第65页“做一做”第1题:“一个星期有几天?”“两个星期呢?”
- 学生回答:7×1=7(七天),7×2=14(14天)。
- 教科书第65页“做一做”第2题:“3个星期有多少天?”
- 计算:7×3=21(21天)。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读出口诀并回答问题
- 完成作业:在草稿纸上读出“7的乘法口诀”,并回答:
- “七是多少?”
- “一个乘几等于多少?”
- “比前一句多七吗?”
- 集体订正:让学生分享他们回答的问题和结果。
(2)解决实际问题
- 例题分析:
- 教科书第65页“做一做”第3题:“每班种了7棵树,每排种了4棵。”
- 学生回答:每排种了多少棵树?
- 计算:7×4=28(28棵树)。
- 教科书第65页“做一做”第4题:“每班种了7棵树,每排种了4棵。每行有7棵树。”
- 学生回答:每行种了多少棵树?
- 计算:7×4=28(28棵树)。
四、总结与反馈(5分钟)
- 小结:
- “几七得多少”是7的乘法口诀。
- 通过相邻口诀的关系,可以记忆更准确。
- 教师总结:提问学生:“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并鼓励他们继续练习。
五、板书设计
``` 7的乘法口诀
1×7=7 一七得七 2×7=14 二七十四 3×7=21 三七二十一 4×7=28 四七二十八 5×7=35 五七三十五 6×7=42 六七四十二 7×7=49 七七四十九 ```
六、作业设计
- 完成教科书第65页的练习题。
- 独立完成“做一做”第5题。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将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准确计算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2页及有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 使学生经历口决的编制过程,掌握口决的特征,并熟记口决。
- 要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重难点:
- 理解每一句7的乘法口决的意义,并能熟记口决。
- 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记忆7的乘法口诀。
一、引入
- 课前准备:老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七巧板进行拼组图形,再与同桌交流。
- 小组活动:分组拼图,观察图案个数1234567块数为7,并完成乘法算式和编写的乘法口决。
二、展开
- 小组汇报:展示各小组编的乘法口决。
- 交流特点:
- 谈说哪一句“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 看47块几?8个7是多少,9个7呢?
- 记忆口诀:学生在两人桌旁背口诀,老师抽学生背,并组织对口令。
三、应用
- 练习题:
- 第1题:4只七星瓢虫的背上共有多少黑点?
- 计算:4 ×7=28。
- 第2题:住宅楼共有7层,每层6户,一共有多少户?
- 计算:7×6=42。
- 第3题:小邮递员送信,用算式卡片当信。
- 老师播放音乐后组织学生将卡片进行对号入座。
四、欣赏
- 七言诗起源于汉代。出于一首七言诗,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算字数:
- “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五、思考
- 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哪些问题可以用7的乘法口诀来计算?比如:4只七星瓢虫的背上共有多少黑点?住宅楼共有7层,每层6户,一共有多少户?小邮递员送信,用算式卡片当信。
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
1 ×7=7 7 ×1=7 — 一七得七
2 ×7=14 7 ×2=14 — 二七十四
3 ×7=21 7 ×3=21 — 三七二十一
4 ×7=28 7 ×4=28 — 四七二十八
5 ×7=35 7 ×5=35 — 五七三十五
6 ×7=42 7 ×6=42 — 六七四十二
7 ×7=49 7 ×7=49 — 七七四十九
教学设计说明: -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并对乘法的意义和口诀的来源都比较熟悉的基础上学习7的乘法口诀。 - 教学过程通过分组拼图、记忆口诀、对口令等环节,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记住口诀,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