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儿美术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
少儿美术教学计划1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体验,认识形、色、肌理等美术元素的作用。 2. 掌握简单的构图方法和空间表现技巧。 3. 发展艺术思维,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准备: 1. 剪好废旧报纸若干; 2. 多种彩纸剪刀、固体胶等工具准备; 3. 教师预先制作的花瓶、绘画材料(水彩笔、粉笔)备齐。
三、教学过程:
- (一) 引题环节: 1.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和大家来探讨一个非常美丽的主题——春日的美好画面。春天是万物复苏的一天,是色彩斑斓的季节。你想知道春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请你们先想一想,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2. 教师展示一张美丽的花朵图片,让学生们想象春天是什么样的画面: "春天像一朵小花儿,粉红的是她的花瓣,微弱的阳光穿过她小小的花瓶,在空中跳跃。"
- (二) 动手实践环节:
1. 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花瓶(用废旧报纸卷成棒状,粘在彩纸上),并讲解方法:
a. 使用废旧报纸以卷的方式卷成小棒;
b. 用固体胶固定小棒和彩纸;
c. 在彩纸上绘制花朵图案,并用水彩笔装饰线条与图案。
2. 学生们独立尝试制作不同形状的花瓶,教师随机帮助并纠正错误。
- (三) 展示与评价环节: 1. 教师展示学生制作的作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和设计思路。 2. 学生们在投影台上展示作品,并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强调语言要具体、明确)。 3. 在评评语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创作过程中的感受与收获。
- (四) 总结: 1.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的美术课是一次充满创造性的体验。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创作中能够有更多的灵感和想法。 2. 教师布置作业:请同学回家后准备几个花瓶,在明天继续发挥创意,让我们下次分享哦。 < h2>少儿美术教学计划2
- (一) 引题环节:
1. 让学生猜一个与春天有关的故事,教师引导回答(如“春天来了,草地上插起了五彩缤纷的风筝”)。
2. 展示一幅美丽的春天画面,并问:“这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是春姑娘带来的花儿。
- (二) 动手实践环节: 1. 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花瓶(如上所述),并讲解方法; 2. 学生们独立尝试制作不同形状的花瓶,教师随机指导。
- (三) 展示与评价环节: 1. 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关注作品的设计、色彩搭配和空间感)。 2. 在评评语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创作过程中的感受与收获。
- (二) 动手实践环节: 1. 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花瓶(如上所述),并讲解方法; 2. 学生们独立尝试制作不同形状的花瓶,教师随机指导。
- (四) 总结: 1. 教师总结:春天真是美不胜收!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美术课上找到自己的创意,并喜欢这个季节! 2. 教师布置作业:请同学回家后准备几个花瓶,在明天继续发挥创意,让我们下次分享。
- (一) 引题环节:
1. 让学生猜一个与春天有关的故事,教师引导回答(如“春天来了,草地上插起了五彩缤纷的风筝”)。
2. 展示一幅美丽的春日画面,并问:“这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是春姑娘带来的花儿。
- (二) 动手实践环节: 1. 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花瓶(如上所述),并讲解方法; 2. 学生们独立尝试制作不同形状的花瓶,教师随机指导。
- (三) 展示与评价环节: 1. 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关注作品的设计、色彩搭配和空间感)。 2. 在评评语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创作过程中的感受与收获。
- (二) 动手实践环节: 1. 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花瓶(如上所述),并讲解方法; 2. 学生们独立尝试制作不同形状的花瓶,教师随机指导。
- (四) 总结: 1. 教师总结:春天真是美不胜收!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美术课上找到自己的创意,并喜欢这个季节! 2. 教师布置作业:请同学回家后准备几个花瓶,在明天继续发挥创意,让我们下次分享。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体验,认识形、色、肌理等美术元素的作用。 2. 掌握简单的构图方法和空间表现技巧。 3. 发展艺术思维,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准备: 1. 剪好废旧报纸若干; 2. 多种彩纸剪刀、固体胶等工具准备; 3. 教师预先制作的绘画材料(水彩笔、粉笔)备齐。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体验,认识形、色、肌理等美术元素的作用。 2. 掌握简单的构图方法和空间表现技巧。 3. 发展艺术思维,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准备: 1. 剪好废旧报纸若干; 2. 多种彩纸剪刀、固体胶等工具准备; 3. 教师预先制作的绘画材料(水彩笔、粉笔)备齐。
三、教学过程: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