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诗经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
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南山有栲,北山有 itch。
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枸,北山有椭。
注释:
(1) 台:通 "薹(tái)",莎草。
(2) 莼:藜。
(3) 只:语助词。
(4) 阳家:国家。
(5) 基:根本。
(6) 光:荣耀。
(7) 条(qǐ):枸杞。
(8) 本(niān):意指其爱民如子,则民众尊之如父母。
(9) 微名:好名誉。
(10) 绌(kǎo):树名,山樗。
(11) 油(yì):树名。
(12) 何(hú)。
(13) 瘸毛:毛传:"黄,黄发;$kou,老。"。
(14) 保艾:保养。
(15) 橡(jǔ):树名。
(16) 椭(yú):树名。
(17) 脖毛(gǒu):毛传:"黄,黄发;$kou,老。"。
(18) 保艾:保养。
(19) 长寿:高寿。长有秀毛,是长寿之相。
(20) 美盛:美盛。
(21) 橡(jǔ):树名。
(22) 脖毛(gǒu):毛传:"黄,黄发;$kou,老。"。
(23) 长寿:高寿。长有秀毛,是长寿之相。
(24) 美盛:美盛。
(25) 橡(jǔ):树名。
(26) 脖毛(gǒu):毛传:"黄,黄发;$kou,老。"。
(27) 长寿:高寿。长有秀毛,是长寿之相。
(28) 美盛:美盛。
(29) 遴子后。
作品赏析:
全诗五章,每章六句,每章开头均以南山、北山的草木起兴,民歌味十足。南山有台、有桑、有杞、有栲、有枸,北山有莱、有杨、有李、有 itch、有椭,正如国家之拥有具备各种美德的君子贤人。
兴中有比,富有象征意义。但是兴语的作用还有为章节起势和变化韵脚以求叶韵的作用。在此诗中,这两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直说"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等,则显得突兀和浅直,加上"南山有台,北山有莱"等后,诗顿时生色不少,含蓄而委婉,诗的韵律也由此而和谐自然。
兴语之后,表功祝寿。每章两次直呼"乐只君子",可以见出祝者和被祝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前三章"邦家之基"、"邦家之光"、"民之父母"三句,言简意赅,以极节省的笔墨为被颂者画像,从大处落笔,字字千金,为祝寿张本。
表功不仅是颂德祝寿之所本,而且本身也是其中的必要部分。功表得是否得体,直接关系到诗的主旨。正因为前面的功表得得体而成功,后面的祝寿才显得有理而有力。四、五两章用"遐不眉寿"、"遐不黄 ,[o]''两个反诘句表达祝愿:这样的君子怎能不长眉秀出大有寿相呢!这样的君子怎能不头无白发延年益寿呢!这又是以前三章的表功祝寿为基础的。
末了,颂者仍不忘加"保艾尔后"一句。重子嗣,是中国人的传统,由祝福先辈而连及其后裔,是诗歌的高潮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虽单纯,但结构安排相当精巧,五章首尾呼应,回环往复,语意间隔粘连,逐层递进,具有很强的层次感与节奏感。选词用字,要言不烦、举重若轻、颇耐咀嚼,表现出歌词作者的匠心独运。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